习近平总书记3月5日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抓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要搭建平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
近年来,南京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加快打造领先的数字经济名城。郑炜表示,南京将进一步加快产业创新,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数字产业集群。其中,包括积极布局工业软件、人工智能、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机器人等重点领域,因地制宜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同时,积极打造领先的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智能电网产业集群。“今年,南京市将成立软件(人工智能)产业攻坚推进办,聚力建成万亿级产业集群。”郑炜透露。
作为数字经济领域的实践者,孙力斌深刻感受到科技与产业深度融合已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能。他建议强化创新链与产业链的双向奔赴,由政府牵头建设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共性技术攻关平台,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组建创新联合体,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同时,打造场景创新高地,设立场景创新实验室,支持龙头企业开放生产场景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形成场景驱动创新、创新反哺产业的良性循环。
郑炜介绍,南京布局建设了一批高水平产业创新公共平台,包括重点建设紫金山实验室,高标准建设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积极推进国家集成电路设计自动化(EDA)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南京)建设,目前,EDA国创中心专用研发平台一期已建成。同时,打造一批新兴领域数字经济创新平台,积极推进工业软件、低空经济、智能网联汽车等领域一批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工作。
“在某万吨级散货船设计案例中,天洑软件的智能设计系统通过多目标优化算法,自动生成船体型线方案,使船舶的航行阻力降低3%,年燃油费用节约近千万元。”张明表示,这种智能优化能力,正在改变船舶设计领域“十年磨一舰”的传统模式。
在数字经济领域,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创新突破,正加快推动产业创新步伐,让创新链和产业链无缝对接。近年来,南京积极布局打造自主工业软件体系,构建“专班+政策”靶向发力支持保障机制,重点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新型工业操作系统等工业软件门类。
郑炜介绍,南京构建了“平台+企业”引领带动的自主创新体系,整合资源打造南京工业软件应用创新中心、集成验证中心,并推动工业软件核心技术协同攻关,形成“需求牵引—协同攻关—适配验证—推广应用”的自主工业软件生态闭环。
随着DeepSeek等人工智能大模型热潮不断,AI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南京市将以国家创新应用先导区建设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落实‘人工智能+’行动,打造电力、石化、钢铁、汽车制造、能源、文旅、卫生、交通等典型场景。”郑炜介绍。
此外,南京还将加快AI智能体、脑机接口、类脑智能、具身智能等新方向新技术研究,研制迭代存算一体专用芯片、可重构芯片、训推一体机等产品,推动构建大模型应用的软硬件体系,加快布局新一代人工智能新赛道、新业态。
“学习强国”南京学习平台编辑部
电话:025-86256277
邮箱:njxxpttg@163.com